昆明認證公司分享iso14000的認證適合哪些組織呢【知識分享】
昆明認證公司分享iso14000適用于哪些組織呢?11月25日,由中質量認證中心主辦的低碳經濟與認證峰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峰會以當前氣候與經濟環境,以及我十二五發展規劃為背景,以低碳領域的專學者、認證機構專以及企業代表為核心,共同探討低碳經濟的市場機制與發展政策以及我能源發展戰略,并通過討論低碳認證與標準化在低碳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深入闡述我低碳產業、低碳技術與低碳認證行業的發展思路與關鍵對策。
據了解,本次峰會內容包括三大主題,即“低碳經濟的市場機制與發展政策”、“能源戰略促進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認證及標準化在低碳經濟中的作用”。在低碳經濟市場機制與發展政策專組里,專學者們討論了應對氣候變化的低碳策略與立法思考,并針對際CDM項目和中碳市場的發展模式提出獨到見解。在討論能源戰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論題環節中,中能源學會副會長、發改委能源所原所長周鳳起對我未來10年的能源發展戰略進行了前瞻性的演講。
此外,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發表了我新能源發展現狀及政策體系的主題講話,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主任陶光遠在主旨演講中介紹了德能源轉型現狀與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規劃。低碳認證及標準化對低碳經濟的發展起著關重要的作用。中認證認可協會副秘書長李強表示,低碳認證是發展低碳經濟的基礎手段,尤其節能減排技術與績效的核查,是低碳經濟運行的兩個基礎要素,同時,低碳認證制度的選擇和建立也需適應低碳經濟發展需求。
中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李愛仙在低碳及其標準化的主旨演講中表示,要結合我實際情況建立標準化低碳評價指標體系,應對際上出現的新機遇、新變化和新挑戰。中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陳偉在發言中提出,開展低碳與能效認證服務不僅是我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力舉措,還有力地推動了我生態文明建設和“兩型社會”建設。與此同時,低碳與能效認證一方面可以對生產領域中各類活動的溫室氣體設定相關限值標準,有助于產業自身節能減排和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成為聯系公眾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紐帶,為社會樹立良好的消費價值導向,有助于構建全.方位的生態消費體系和形成新的消費價值觀。
目前,我推行了包括節能節水產品認證、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新能源認證、產品碳足跡認證、ISO14064企業碳排放核查、CDM和自愿碳減排項目的審定與核查等一系列與低碳生活相關的認證服務。作為認證機構,中質量認證中心廣泛開展了節能環保領域的認證服務,探索建立低碳產品標準、標識和認證制度,希望通過推動低碳認證幫助消費者識別低碳產品,促使銷售商選擇低碳供應商,并使生產者建立和證明低碳的生活方式。
據悉,本次峰會還以專共同簽名的方式向社會發起綠色倡議,響應關于低碳經濟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全力倡導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展。來自中能源學會、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氣候變化研究所、中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以及企業、媒體代表60多人參加了會議。